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我为王

第124章 奇货可居(上)(3/5)

目录

所以,这是过把瘾就死的生意啊。

子贡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麦粉作为食物,以这时代的保存方法和运输速度,想运到远处,比如河西、河外等地,不太现实,所以只能在一日行程内的新绛周边货殖。

首先,要在下宫邑市和附近的小乡试试水,持有赵氏符节,还能免除商税,等卖上路后,再打入新绛市坊不迟。

说到这,赵无恤便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容。

到时候,麦粉在他三位哥哥,尤其是仲信和叔齐的领地上,应该也会卖得相当火爆吧。

如此一来,就算他们两处撞了运气连续丰收,但今年的上计,赵无恤却已经胜券在握了!

据赵无恤所知,现在晋国的货币,是以楚地进口的金爰或金饼购买力最大;其次是币帛,也就是裁成一定大小的布匹;再次是铜铸的布首币,可仅有少量,在晋国公室权势衰微后,官府已经没有再新铸钱,反倒是齐国的刀币在太行山之外用的比较广。

但最为普遍的硬通货,其实还是粮食,尤其是粟米,一直为交易媒介和标准。各卿族给官吏发放俸禄,其实也就是发粟米,王孙期、计吏侨当年在下宫时,一年能有四五百石粟米的俸禄。

这也是赵无恤目前最急需的东西。一来,历年上计,最重要的就是粟米有无增产;其次,他还要让成乡的两百兵卒都能吃饱,吃好!

除了粟米外,他这里还需要大批的牛马,以及铜锡木材等原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战国明月 秦吏:番外 无限恐怖 侠行天下 无限曙光 死亡开端 汽车黑科技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治愈系天王 养成系男神:听劝后,我成了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