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上林的钟声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是一团麻(月初要月票!)(3/5)
然而当联邦最顶端的工程师们很轻松地发现了问题后。才无比难过地发现。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解决。
移植自战舰地多引擎技术。在战舰这种尺寸的庞大结构系统中。引擎之间地波动干扰可以被忽略不计。然而放在军用机甲之中。这种波动干扰。在全幅功率下。却会发生很可怕的后果。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会影响到电子喷流器里面的高速电子流的运行轨迹……
机甲的动力源是高能蓄电池。电子喷流器便是将动力源中的能量。转化成为近乎光速地电子流。射入引擎空纳室中。转化为实际利用的能量。通过机甲复杂的传动系统。让机甲运动起来。
电子喷流器是这套系统里最精密。也是最不起眼的环节。工程部的设计。依然是沿循的旧有设计。在他们看来。双引擎只是增加了一个电子喷流分通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平时不引人注意的电子喷流器。在新式型机甲中。却变成了一个危险的炸弹。
减轻双引擎间的波动干扰。工程师很轻易地便做到了。但他们没有办法在这么紧密地系统内。让这种干扰完全消散于空间之中。只要有一处干扰存在。平时沉默地电子喷流器内部的那些电子束。便会忽然敏感地像一个处女一般。或娇羞地扭头奔回。或抚柳不语。或红着脸愤怒地撕开了自己的衣服……
问题就出在电子喷流器当中。以联邦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控制电子束的运行轨迹。但是那些手法需要动用大型设备。所以只能安置在战舰上。却无法使用在机甲上。
高速运行的电子束一旦发散。便会进入一种涡流状态。在无场控制之下。四处逸流。如果能够摸清楚电子束在双引擎全幅功率阶段中的逸流轨迹。那么联邦工程师们。一定有办法设计出相应的感应设备。将这些电子流重新导入引擎空纳室之中。
可问题在于。高速逸流的电子束不可测轨迹。失散量子状态下。以联邦数万年来的研究。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联邦新一代机甲的研制。似乎便要毁在这束小小的电子流手中了。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许乐陷入了沉默之中。已经过去了七天的时间。对着光屏桌面上那些复杂的结构图。他依然找不到任何方向。脑海里那些如梦一般闪过的结构图。确实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所以在七天的时间里。他已经尝试了五十几种设计方案。这种速度已经超乎了果壳机动公司工程部里那些顶尖设计师的想像。
可是依然只是失败。无论是怎样异想天开的设计。在那束调皮的电子束前。依然是有形之物。根本不可能捕捉到轨迹。
他沉默地盯着光屏上面的电子喷流器三维截取图。忽然间眉头皱了起来。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在这样小尺寸的系统中。电子束根本是不可能捕捉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电子束受到波段干扰后的那一瞬间开始。便提前预测这些电子束的失散轨迹……
可问题是。按照联邦科学界的理论。高速电子流的失散轨迹应该是随机的。怎样才能预测?
量子不可测。
下意识里。许乐的眼睛亮了起来。手指点开了数据库里最中间那根索引树。打开了沈老教授这些年没有丝毫进展的研究成果。量子可测动态!
沈老教授的这些论文曾经发表过。那些学术期刊的主编。以及学界里德高望重地人们。只是基于对这位星云奖得主的尊敬。写过一些回函。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支持沈老教授地观点。
许乐沉默地快速查看着沈老教授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眼睛眯的越来越厉害。也越来越亮。正如联邦科学界地说法那般。量子动态不可测。基本上已经算是一条公理。沈老教授的这些理论。看上去虽然简洁美丽。却没有丝毫能够被推证的可能性。从反方面来说。甚至连被证伪都无法做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