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庆国之奴(2/5)
从数十年前开始,象州所有书院的选读书籍都变成新编撰的书籍。
张宗石在文中写到,最可怕的不是几十年前这些所谓的选读书籍诞生,而是象州明明已经脱离庆国,这些书籍依然在书院中被用来教授学生。
张宗石拿现在象州书院的《名士录》为例子,正常国家的《名士录》中,大都记载本国优秀读书人或古人的事迹,偶尔选用人族历史上公认的他国名人,用这些人的事迹来教化学子。
象州版的《名士录》非常不同,因为景国人的事迹在现在象州《名士录》中所占的比例,仅仅是四成,而且大都是景国半圣、景国建立前的名士和开国功臣,建国后近两百年的名人极少,甚至连必然被列入《名士录》的方运和李文鹰等人都没有出现其中,反倒是左相柳山以极为正面的形象被载入《名士录》。(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	
《名士录》中有四成是景国人,但除了半圣,其余人的事迹中,或多或少会被添加一些看似中立实则算得上污名的事件,让那些名士的形象受损。
象州《名士录》的另外六成人的事迹截然相反,不仅完美高大,同时没有丝毫的瑕疵,最让张宗石难以理解的是,在他国名士的事迹中,凡是出现景国人,必然极为不堪。
张宗石又拿《劝学书》《天下事》等一些蒙学读物举例,这些书在一些方面出奇一致,所出现的庆国人全部都是正面形象,而景国人则没有一个好人,即便是名闻十国的大名士,书中也会特意添加一些污名的内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