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各有稻粱谋 第十三节 对峙,分歧(2/5)
贾国英对近期全国两会吹下来的一阵风还是有所感觉的。
中央要继续推荐改革开放甚至更大力度的推进改革开放这一姿态逐渐显现,如果不能紧跟中央高层精神,那么就有可能落伍。
贾国英对自己未来的期望还很高,贺仲业谨慎保守的心态他可以理解,但是却无法接受。
黄绍棠来银台视察时的态度给了贾国英很深的印象。
这位担任市委一把手的领导敏锐的感觉和强硬的姿态都让贾国英意识到银台现在的表现在市委主要领导心目中是不合格的。
作为刚上来的县长,他不需要对以前的种种负责,但是今后银台的表现恐怕就要认真考虑了一下了。
所以贾国英觉得自己应当主动拿出一些不一样的态度来。
闻一震一直把经济这一块工作上视为他自己的禁脔,张喜全作为县政府分管工业这一块的副县长根本插不上手。
以前贾国英是县委副书记自然不会去多过问,但现在他是一县之长了,身份不同,看待问题不同。
作为县一级人民政府的一把手,他当然要对经济工作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在明显和闻一震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
就算是贺仲业支持闻一震贾国英也不惧。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甚至争论,贾国英觉得有助于自己和县政府在未来的经济工作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被闻一震一个人独揽。
“贺书记,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县酒厂怕是积重难返了,它的资产虽然不少,但是负债更重,如果按照银行的看法,县酒厂实际上已经是资不抵债了,所有土地和土地上的附着物建筑,都早已经抵押给银行了,县酒厂大概也就只剩下一块牌子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