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5章 南国通宝(3/5)
咳咳。
言归正传。
南国钱行铸造的金币和银币,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他的几乎一模一样。
正面铭刻着‘南国通宝’,背面却不是光秃秃的,而是一座山。
唯有熟悉的人,才晓得这座山,就是杨七命名的忠义山。
在设计钱币初期的时候,杨七曾经有过许多的设想。
想过套用后世的钱币的花纹、想过龙头、想过长城等等
甚至,杨七还想过用自己的头像。
但是,到最后,都被他否决了。
杨七发现,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他永远无法忘怀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一定是忠义山。
如今的忠义山,已经被坟头填满了。
十几万的人,埋葬在忠义山。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死,是为了国为了家。
可是,只有杨七自己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因为他才死的。
为了他一个念想,为了他一己私欲。
杨七希望世人能够记住他们。
随手捻起了银币,杨七轻轻一吹,放在了耳边。
并没有听到熟悉的轻吟声,这让杨七很失望。
“第一批铸造了多少?”
杨七放下了银币,抬头问陈耀。
陈耀激动道:“第一批,金币十万枚、银币五十万枚、铜币一千万枚。只等您一声令下,就可以发出去给百姓用了。”
“太少了……”
杨七感叹了一句,说道:“让工匠们继续铸造,快速铸造,能造多少就造多少。”
陈耀惊愕的道:“南国钱行丰城分行的存金恐怕不够……”
杨七淡然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让南国钱行配合你的,你只管铸造就行。”
陈耀点了点头,问道:“何时发出去给百姓用?”
杨七乐了,“难道还要选个黄道吉日?”
陈耀窘迫的道:“主要是……下官不知道怎么让百姓去用这些钱……”
货币的发行,确实是一个问题。
大宋,以及往上数历代的朝廷发行钱币,他们回让钱币慢慢的流入市场。
最直接的就是由朝廷直接花出去。
比如发给朝臣们俸禄、军卒们军饷、各处官造工匠工钱等等。
这种发行的手段过于缓慢。
如果碰上一个喜欢改年号的皇帝,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有些百姓还没见过这个年号的钱,另一个年号就已经诞生了。
比如,赵光义的孙子,仁宗皇帝赵祯。
他就是个喜欢换年号的皇帝。
皇帝总觉得换年号是他们的权威。
其实这并不利于一个朝代的统治。
更不利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