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孝廉到手(2/5)
虽贵为京兆君,秩两千石,但实际上,只有杨信自己心里才清楚,天子脚下的两千石地方大员是如何的难做,有太多的人,他得罪不起
“孝廉”才翻开南陵县的举荐名单,两个显目的大字就映入杨信眼中。
京兆尹治下有十六万多户,近六十万人口,可是,杨信出任京兆尹三年来,这却还尚是首次见到下面举荐孝廉,这不得不让杨信慎重起来。
举荐孝廉可不是寻欢作乐,穿上裤子,拍拍屁股就没自己的事了。
一旦被上面发现,孝廉言不符实,那可是从他一直到南陵县县令、县尉都要连坐问罪的事情。
“张恒”在孝廉的下面,两个用朱红的笔墨写成的名字出现在杨信眼中。
“原来是张子迟”杨信笑了一声,便将张恒的大名写上了自己的那份最终名单之上,想了想,杨信又在张恒的名字后面加上一段批语:坦荡君子。
张恒的名字,杨信是非常熟悉的。
特别是前两个月,从宫中忽然来了一道诏令,命其将南陵县的一处足有十五顷土地的官田,转入张恒名下。
这就让杨信特别的关注自己治下的这个年轻人。
这些天,杨信耳中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张恒的议论。
所议者无非就是身为读书人,却埋头于农事,有失斯文体统,更激进的甚至举孔子樊须之例,给其冠上小人之名。
杨信很清楚,每年到了向上面举荐人才的时候,总会一些关于热门人选的这样或者那样的谣言,诋毁。
这不足为奇
但让杨信心深好感的是,这个叫张恒的年轻人,竟然因势利导,干脆给自己表字子迟。
这一招釜底抽薪,用得非常漂亮。
最重要的是,杨信的父亲是建元六年被举为力田,才步入仕途的,虽然最终只做到了一县主薄,但却给杨信的仕途铺平了道路,而且杨信自己也是因为在农事上极为得力,颇有政绩,才被上官赏识,一步步走到今天。
张恒阔步走进南陵县县城之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