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预热(4/5)
因为流量的意义就在于自带一群粉丝,可以帮片方省下大笔的宣传费用。
可只靠粉丝,是万万撑不起一部大电影的票房的。
那些大ip加流量明星取得高票房的电影,更多靠的是ip,而非流量明星,《魔都堡垒》和《诛仙》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绣春刀》上映的头一天,一向偷懒的周瑾专门编辑了一条长微博:
先声明啊,我不是明粉,但现在清宫戏层出不穷,而大萌历史题材却一直缺席,这一点是很遗憾的。
《绣春刀》很好地补上了这一块,对崇祯和大萌末年的刻画也相对真实。
说真的,明末发生了太多值得书写的故事,我倒很希望《绣春刀》能有第二部,可以拍一拍袁崇焕、孙传庭,或者洪承畴、钱谦益。
其实呢,像《绣春刀》这种沿袭正统、略显严肃的中小成本古装电影,本该是华语电影的一大类型,现在却落得个珍惜罕见。
背后原因我不得而知,但大家手里的每一张电影票,都在为未来的影视圈投票。
另外,拍《绣春刀》的时候正是过年,思思胖了五斤多,但那身红色的衣服真的超级好看,飞鱼服也很好看。
你们真的不打算来支持一下吗?
……
在网络上,有哪些比明星的脑残粉战斗力更强的群体呢?
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军迷,小说粉,以及历史粉。
明星的迷弟迷妹们最多打打嘴仗,过不了多久就消停了,因为真的很无聊。
但历史粉撕起来那可就不一般了。
他们能引经据典,从屁股撕到脑袋,再从脑袋撕到屁股。
周瑾那番话虽然没明着说,但态度却很明显,倒是勾起了不少历史粉的好奇。
“哈,我看了《绣春刀》的预告片,刘思思那身红衣服和《步步惊心》里的一毛一样,你们说是大清的衣服好看,还是大萌的衣服好看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