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兔子们的新技术(二合一大章)(2/5)
不要以为十个小时很久,潘建伟院士可是从魔都转东战飞来的。
从光门到东战就要一个多小时,从东战再飞到句芒基地,最终转飞到青城山。
十个小时已经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
话说回来。
这也是自林子明到了青城山一以后,迎接到的第三批外援了。
国家挂,恐怖如斯!
见面后。
潘院士先是薅了薅本就稀疏的前发,随后对林子明二人打招呼道:
“林上校,李老,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李百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迫不及待的问道:
“小潘,你们突破了经典信道的哪方面壁垒?”
潘院士看着他,两个字脱口而出:
“载体。”
李百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一旁的林子明则一头雾水。
很典型的两个众所周聊天,一堆鲜为人懵逼。
嗯,一堆。
当然了。
潘院士很快便注意到了林子明的情况,主动开口解释道:
“林上校,您可能有所不知。
单独量子信道无法完成信息传递,需要经典信道的配合,才能把量子态转变为信息比特被接受。
目前经典信道的载体99.99%都是光纤,剩下的0.01%也都是其他类似光纤的固态物质。
比如一定温度下的冰块、金属或者干脆就是超导体等等。
也就是说。
载体一定是宏观下的固体,也就是咱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
其他的气体啊离子啊都不行。
这就导致了我们可以把一定直径以下的粒子送进气旋,却没办法从中获取任何信息——因为没有经典信道作为载体反馈。”
林子明和李百安同时点了点头,刚才他们已经试过了,宏观物体是没法穿过气旋阻隔的。
气旋就像一个滤网,只有直径小于网孔的物体才能进去。
随后潘建伟院士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二位可能不太了解的是.......
大概在两个多星期前,我们团队便突破了经典信道的载体壁垒,使得某种离子可以充作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瞳孔重重一缩,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什么离子?”
“铍离子!”
看着有些失态的李百安,潘院士的语气不由放缓了几分:
“您应该知道,铍的电负性为1.57,离子半径为31pm。
不仅小于同族的其它元素,还小于碱金属元素。
这种半径可以很轻松的从气旋的阻隔中传过,并且稳定性极高。
如今我们已经能做到给玻离子编码,使它不间断的形成类物质通道,完全可以充作气旋内外的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深吸一口气,摸着下巴思考道:
“铍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