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登基称帝,与世皆敌(4/5)
最后是炮兵出场,有着数百步甚至一两里远的精准打击,万全震慑住了所有观礼的人,一座山头万全被打的面目全非,土质都松了许多,让这座山头都变矮了。
观礼的使者们感觉,刘元昭的实力很强,单独的一个部落,无人是刘元昭的一合之敌。
刘元昭称帝,却是与世皆敌。
土谢图汗部第一个向刘元昭宣战,他不承认刘元昭的帝位,不认可刘元昭统领察哈尔部。
他只承认林丹汗的儿子额哲为蒙古大汗。
恰在这时,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汇合和硕特部的鄂齐尔图汗与刘元昭宣战。
同时期,漠南蒙古诸部对刘元昭宣战,皇太极也是宣战,崇祯也是斥责刘元昭为反贼,与刘元昭决裂。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包围圈,四周都是敌人。
不过在刘元昭看来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漠南蒙古诸部刚和他刘元昭血战一场,根本不会出兵。
皇太极在与刘元昭一战之后退回辽东,开始休养生息,因为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皇太极开始进行内政革新。
他觉得自己输在文化上,刘元昭为汉人,知道的东西多,所以他决心鼓励族内子弟学习汉文化。
他已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规定从天聪六年(1632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
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
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
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