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继续研究,启发顾黄(2/5)
其实说起来,德维勒的历史意义更甚于后来的米涅,因为他首创的柱状子弹沿用至今,而屁股挖空的米尼弹现如今只能在气枪上看到了。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老爷子盛赞德维勒为现代步枪之父。
由于德维勒的成就,1830年12月27日德维勒荣获军团荣誉勋章(骑士),比利时,奥地利以及一些德意志邦均采用了德维勒的方式改装了猎兵步枪。
不过这还不是最好的,这时候一个法兰西男儿出现了!他叫路易斯·艾蒂安·德·图温南是个将军。他所做的就是把打铁变成了模锻。去掉了铁砧一样的次口径药室,取而代之的是一根金属棒,通条头也和子弹更好的贴合。
当然铁棒棒是插进子弹的,对,子弹里面被挖空了!这样,图温南将军做到了让子弹在膛内膨胀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变形。
这样的设计是如此的完美,一支普普通通的滑膛枪,只要加上一根钢棒,拉上膛线,再加装可以实现精确瞄准的瞄准具,就脱胎换骨成为一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武器。
法国猎兵于1846年装备了图温南步枪,法军骑炮兵装备的卡宾枪一律进行了类似的改装,紧随其后,1847年后普鲁士,比利时,巴伐利亚猎兵以及绝大多数的德意志邦都多多少少的采用了图温南步枪。这就是le1848型步枪,仅生产四千支。
但是这个设计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根棒棒,火药围绕的它,随时承受着高温高压的冲击。德莱赛的长击针和它同病相怜。不管粗细,搞不好哪天会断掉。
后装枪换个撞针好办,前装枪换个棒棒可就麻烦。于是,又一个男人挺身而出。法军上尉克劳德·埃德内·米涅。
这哥们和刚才说的现代步枪之父德维勒一样,都是服役于阿尔及利亚的猎兵军官,他们都意识到了线膛枪快速射击的价值,而对于当时的他们,线膛枪想要快速射击,就必须改进弹药。
1849年,米涅设计出了这种子弹,也就是米涅弹。这是一种次口径弹药,圆头,弹尾的空腔有一个钢塞或者软木塞。靠火药燃气推动钢塞或者软木塞来使子弹膨胀以契合膛线。
这个塞子在空腔改进之前,是必须的,空腔改进以后,这里就空着了,于是就有了世界上第一种特种弹——南北战争中塞棉花和油的燃烧弹。
米涅弹的出现,让大量滑膛枪的改进难度进一步降低,棒子都不要了。
但是……一个英国佬来了!这就是诺顿提出的设计,在印度南部看了土著吹箭以后,诺顿搞出来的!一步到位啊!1823年啊!不过,军械局的老棺材瓤子说了“除了球形的,俺们都不要!”
1836年,伦敦发明家家威廉·格林纳在这种子弹里加了塞子,为了让子弹的膨胀更加稳定。更眼熟了不是?眼熟到后人认为米涅只是抄袭了前人的成果!
老棺材瓤子又说了“使用两种材料的弹药会增加成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