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举进攻(4/5)
汉子话音刚落,刘大谷就看到远处出现了一道黑线,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嘴里结巴道:“看......那......我......”
汉子看着刘大谷指着远处,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笑道:“好小子,你还知道消遣哥......”汉子看到远处也愣了一下。
随后他惊叫道:“敌袭!快点狼烟!”
坐在地上的牛进财也感觉到了震动,立马起身一看,当即就往藏兵洞里跑,然后跑到顶端点起烟火。
他对着下边大喊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跑啊!”
十几个人那还顾得了喜峰口,当即就下关逃跑了。
不过喜峰口的狼烟升起,其他地方的烽火台也烧起了大火,黑烟肉眼可见。
很快,警报就传到了蓟州镇,这是北方重镇。
蓟州镇位于京师东北方,是距离京师最为接近的一个镇。所以,蓟州镇既要起到抵御外侮、拱卫京师的作用,又要起到震慑叛贼,维护朝纲作用。
这双重作用,使得蓟州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边防重镇,所以在兵力上也是超过一般的重镇。
如今坐镇蓟州镇的总兵名叫杨嘉谟。杨嘉谟号明宇,原籍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生于万历五年,即1577年十二月初九。
杨嘉谟系始祖杨胜八世孙,父亲名叫杨魁,祖父杨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他二十五岁时,世袭陕西凉州卫指挥,万历四十年(1612年)升任陕西大松山守备,任游击将军。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任陕西宁夏镇城游击,后又改任宁夏卫泉营游击。天启六年(1626年)授骠骑将军,任甘肃总兵,挂平羌将军印。
崇祯四年(1631年)杨嘉谟任蓟镇总兵,1637年,即崇祯十年,杨嘉谟因病请求退休,得到皇帝恩准,回凉州调养,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二十四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
杨嘉谟在得知是喜峰口惊变之后,想起了崇祯二年的事情,他当即就派人向京师急报,同时派出斥候前去喜峰口侦察。
这个时候,他还得请示蓟辽总督丁魁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