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杜甫遭贬(加更!求月票!)(2/5)
重要的是杜甫是从西京长安逃出来投奔自己的,这更加显示了灵武朝廷的众望所归。
于是皇帝非常开心,授予了杜甫左拾遗的职位。
明镜厅,是中书门下谏议大夫们办公的地方。
取自于太宗皇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这也说明了谏议大夫的职责—规劝君王。
杜甫被同僚排挤冷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最近上的几封奏疏。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杜甫是因为上书为房琯鸣不平,而被肃宗贬官华州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李炎这个蝴蝶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房琯没有被罢官,而是出任了河西节度使。
在朝廷的众人看来,皇帝还是厚待了房琯。
所以杜甫没有为房琯上书。
但是这一次杜甫被同僚排挤,其根源也是建宁王带来的玩家们。
事件的起因是因为一首诗。
这首玩家抄的《石壕吏》,从陇右传到凤翔府后,杜甫读罢是击节赞叹!
原本《石壕吏》是杜甫在凤翔府被贬官华州之后,在探亲的途中的见闻,写成的现实主义诗篇。
《石壕吏》讲述了官吏抓捕百姓当兵,这一家儿子战死,只留下媳妇和孙子。
老翁翻墙逃跑,负责征兵的官吏依然不肯放过这家,竟然要抓老妪去当兵的故事。
这首诗写出了在征兵制度下的百姓之苦,整篇诗朗朗上口,却深刻的揭露了百姓的苦难。
这首诗也是某个玩家在陇右抄的,也因为诗词没有用典故,通俗易懂,很快引起了百姓的共鸣。
这首玩家们文抄的《石壕吏》传到了正主杜甫的手里,杜甫对这篇文章是拍案叫绝。
杜甫一路仕途坎坷,是亲眼见证了百姓的苦难的。
因此他上书皇帝,请求皇帝取消强征百姓当兵的征兵制度,恢复到唐初折冲府征兵的府兵制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