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秦时颂乔松

第111章 得偿所愿拜荀子(2/5)

目录

其二,则与第一类看法相反。认为秦国此举用心险恶,在于挑起儒家与诸子百家之斗争,从而坐收渔利。儒家该严词拒绝,如此可保万全。

其三,则认为纸张之事的确大利于天下。然,此事风险太大,儒家单独一家不足以应对危机。故此,该与秦国合作,得到纸张之后想办法抽身而退,随即再以儒家为主导,邀请诸子百家共同执行。

此三种方法,伏念都不甚满意。第一种太过激进,第二种太过保守,第三种看似聪明,兼具二者之利。然而,伏念却以为,此法最蠢:此种想法无异于得到秦国纸张之利之后,从而背弃与秦国之合作。

先不论此种方法与儒家理念不符,单单是得罪秦国之后果,伏念便不会采用。

尤其是在听过今日秦国公子关于天下的见解之后,伏念更是深知,儒家无法承担彻底得罪秦国的后果。那对儒家来说,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但其他人的想法,对于伏念也是一种启发。

综合儒家各脉的想法,伏念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听到师叔不愿在此事上多加干预,伏念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因此,向荀夫子躬身一礼,便告辞离开了小院。

待伏念离开之后,荀夫子放下了手中的笔,轻叹一声,不再言语。

他若入秦,以后必然无法像如今一般庇护儒家。伏念太过年轻,为人古板守礼,在荀夫子眼中只能算中人之姿,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故此,还需要多加磨练磨练。

……

何为束修之礼?

束修之礼原指古代君王或贵族进行祭祀、宴请、会见等重要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礼仪,后经由儒家先师孔子,演变为弟子拜师之时给老师所献之礼,通俗一些理解,也就是——学费。

不过,演变自周朝贵族之间礼仪的束修之礼仍旧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礼仪,其要求十分严肃庄重,充满礼仪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夺娇鸾 综影视九月 等一场盛夏 穿书没有实力,女配只想活命 官神:从搭上美女领导后青云直上 重生:1977 新世纪的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