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刊印为法锁百家(3/5)
乔松脑筋稍微一转,便明白了伏念之语的言外之意。
首先,秦国允许,这意味着儒家愿承认秦国之主导地位;其次,儒家来邀请,意味着儒家要做此事的牵头人。如此一来,但凡受到邀请的诸子百家,必然要承儒家一份人情;最后,儒家邀请了其他诸子,其必然会和儒家站在一起,百家相互抱团,假使秦国做出不妥之事,百家也可抗衡秦国,不至于独木难支。
至于秦国会做出什么样的不妥之事?很简单,那就是防着秦国扭曲百家经义。
不愧是未来的齐鲁三杰之首,如此一来,既化解了儒家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又拉拢了百家为盟友。
想来儒家邀请其余门派也并非随意,恐怕是要体量和儒家相差不多的。如此一来,几家合作上可以抗衡秦国不当之令,下可共同钳制剩余门派。
当真是好谋划!
乔松不禁为之赞叹,伏念此策拒绝了独掌天下文脉的诱惑,往后退了一步,自此海阔天空,颇为符合儒家中庸之道。
儒家掌门,果然颇具风采。
“伏念先生,这是想要分担风险啊。”乔松笑盈盈的看着伏念道。
继续阅读
伏念没有任何心虚,坦言道:“儒家毕竟也是百家之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伏念此话,无异于坦然承认自己的想法。
乔松微微颔首:“儒家有此想法,我也可以理解。
不过……
秦国也有要求,希望儒家可以答应。”
“公子请讲!”
“秦国造纸,意在推行变革,兴天下文脉。
然,秦国不希望出现不利于秦国之言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