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两军对垒井陉山(2/5)
首先,这样的地形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庞大数量的兵力展开行动;
其次,各路军队之间必须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需求。
不然的话,如果大军全都挤作一团,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战斗力,反而会因为相互之间的拥挤和牵制而影响战局。"
“君上所言极是,依我所见,上将军此番部署恰如其分,完全符合兵法要义。” 曹参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上将军安排,自然是滴水不漏。然而李牧,可绝非普通将领啊!他对军营的布置,简直可以与上将军相提并论啊。”
曹参不禁微微一怔,追问道:“听说李牧将大军分成了四个部分安营扎寨?”
“没错,你看井陉关前方的两侧山地,各有一军驻守。”乔松一边说着,一边指向井陉关前的两侧山地。
曹参闻听此言,急忙举起千里镜,顺着乔松手指的方向望去。
果不其然,只见赵军那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宛如长龙一般绵延不绝。
通过这些旗帜可以推断出,那里应该分别由赵将司马尚和赵聪统率。这两处的赵军与李牧亲自镇守井陉关的主力军队相互呼应,共同构筑成一个面朝西方的大口袋,严阵以待,只等秦军前来送死。
至于赵军的辎重营地,则设在井陉关后方,以确保物资供应畅通无阻。
观察了一会儿,乔松开口道:“去,要一架墨工的机关朱雀来,我们观察一下整个赵军的情况。”
“唯!”
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此战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动员大军都在数十万,加上确保物资供应的民夫,可以说是绵延几十里都是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