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风雪之中说李牧(3/5)
“将军以为,什么是赵国?
是赵王?
是赵国宗室?
是赵国权贵?
是赵国疆土?
是赵国文字,习俗?
或者是,赵国百姓?
亦或者,这些都是,又都不是。”
这样的问题一下就让李牧愣住了,他一瞬间想起了很多个答案,却似乎始终不能代表赵国。
不待李牧回答,乔松便继续道:“一百八十一年前,晋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再往前,周人在王旗的号召下大肆扩张,更远久的年代,商人的象军南征北战……
往前历数千年,赵国?呵,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如今,将军不惧数九寒冬,在此安营扎寨,与我秦军相持数月,为的又是什么?”
“将军无法回答,本君也无法回答。或许,在数百年后史官们研究史书之际,方才在字里行间狭小的缝隙中,发现赵国这两个字。”
乔松的话蕴含着独特的韵律,苍凉而充满岁月之感,闻之让人仿佛置身于岁月长河,跟随着他的一字一句,去游览那波澜壮阔的过去。
李牧沉默良久,用沙哑的声音答道:“诚如君上所说,赵国不过一粒微尘。然,商亡之际,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亡。赵国屹立百余年,当不让其专美于前!”
忠义,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个命如草芥的年代,这些在后世看来有些虚浮的东西,却往往是士子毕生所求。用后世的观念,去看待当时发生的事情,无疑是愚蠢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