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秦时颂乔松

第97章 谁是爹来谁是子(2/5)

目录

王翦解释道道:“君上,李牧所提要求虽是为了安抚赵军人心,可对我大秦来说,同样是利大于弊。一旦这些士卒将家书带回,可迅速消弭赵地敌秦之心态。

同时,通过赵人的嘴说出来的事情更有信服力,也会让列国看到我秦军的转变,降低日后统一之战的难度。”

“原来如此,倒是本君浅薄了。”乔松恍然道。

……

来自井陉和赵军俘虏的谈判结果,趁着夜色飞速抵达咸阳。嬴政坐在宫殿内,眉头紧蹙,与身边的心腹大臣们紧张地商讨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

紧接着,一道道来自咸阳的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传遍各个郡县。

各郡县接到指令后不敢怠慢,纷纷忙碌起来,积极筹备接收俘虏事宜。一时间,靠近赵国的几个郡县热闹非凡,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批俘虏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对俘虏的统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乔松下令让赵军自行统计人数并上报,再由秦军负责监督审核。仅仅用了短短五天时间,一份初步的数据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三成的俘虏愿意继续留在秦军服役,人数约为六万;而其余七成则选择离开军队,另谋出路。

在这离开的十四万人群体中,竟有超过半数的人决定追随李牧前往雁门。要知道,这些人大都是原来驻守边疆、擅长骑兵作战的精锐之师。

乔松心中暗自思忖:如此众多的精锐聚集一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将成为一大隐患!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么多精锐集中到一起,万一哪天他们造反,那可真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因此,双方再次展开了新一轮紧张激烈的谈判。

乔松深思熟虑后决定对这十四万人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分配:六万士兵被派遣至苦寒荒凉的北地和陇西地区;三万战士则开赴云中、雁门等战略要冲;剩余的一部分兵力则发配到太原与上党。

就这样,整整二十万俘虏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

在王翦将军全力以赴的协助之下,秦军调拨出大约八万精锐之师负责押送这些即将奔赴各地的战俘。而那些心悦诚服愿意投身秦军麾下效命疆场的将士们,也统统被遣送至蓝田大营接受系统严格的整编训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夺娇鸾 综影视九月 等一场盛夏 穿书没有实力,女配只想活命 官神:从搭上美女领导后青云直上 重生:1977 新世纪的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