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蜀中大乱刀兵起(4/5)
这副果决,倒是让阿言有些意外,但是此时也不是什么推辞谦让的时候。当天,阿言在锦官城留下了两千兵马用于守城,便带着郡尉所率领的八千兵马,开赴蜀山。
……
阿言不是乔松,更不是韩信,对于行军作战她不怎么精通,但她却深知如何善用人才。
对于行军布阵之事,阿言并不过多干涉郡尉的决策,只是向他提供了详尽的情报支持,以便郡尉能够准确判断局势。此外阿言还亲自坐镇后方,监督粮草和军械的运输,给予大军充分的自主权和支持。
这八千名郡兵也不负众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
很快,时间便已至五月初三。经过连续数日的艰难行军,蜀郡郡兵终于抵达了临邛。
数日之前,蜀山叛军纠集了约两千人马,对临邛发起了猛烈的围攻。
临邛县令率领着仅有的八百县兵顽强抵抗了四天之久,甚至连城中的百姓都被派上城墙,誓死抵御。然而,由于城内有奸细作祟,城门已经三度失守,但每一次都是县令身先士卒,带领众人浴血奋战才夺回控制权。
此刻,临邛县令站在城头上,凝视着下方源源不断冲击城墙的叛军,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他暗自思忖:这些叛逆分子究竟从何处获得如此众多的兵器装备呢?他们的实力似乎远超预期。
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县令的面色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他忧心忡忡地紧盯着前方的战局。
秦法对于民间刀剑的管束虽不像统一后的那般严苛,但也是相当严谨的。然而此刻,眼前这些叛军手中竟然几乎人人握持着一柄长剑。尽管只是普通的青铜剑,但这实在令人诧异至极,这意味着叛军有稳定的武器来源,这对于大秦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啊。
“杀啊!”蓦地,敌军后方猛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敌军的后方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县令登高远眺,不禁喜出望外:“众将士听令,是援军到了!我们的援军来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