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阴阳五行引星占术(2/5)
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是天下万物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就是宇宙万物和伦理道德的根源,是宇宙万物和社会人事的当然法则。
陆九渊则认为阴阳就是道,太极就是阴阳,阴阳就是五行。人生天地之间,禀阴阳之和,抱五行之秀,故为最灵,而人之心含蕴天地之万理。
王守仁则认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以用言语来穷尽,而只在于“知道者默而识之”。而其也偏向于心,“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致良知。
王廷相认为,元气就是道体。所谓“元气”是无形之气,有形之气谓之生气。所以有气就有道,气有变化,道也就要有变化。“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气之体,则为阴阳,所谓“阴阳也者,气之体也”。阴阳生物,不仅有序,还有规则。
正所谓道理千万条,我只信奉那一条。
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一条,当然是指对我有用就拿来哪一条。
古往今来,不管是哪朝哪代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才会生存下来。好比如天文学与阴阳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阴阳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主要职责是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早期,天文和星占是一回事。星占家即天文学家,也可以说是早期最早的实践阴阳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