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赵云去留(上)(2/5)
这种自我怀疑自从迎战吕布后赵云就产生了,而在今晚被刘备无情闭门羹后更加强烈了。赵云原本认为自己也算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武艺高强,自信满满。但是他现在发觉无论是自己的武艺水平,还是自己的军事水准,就连自己看人的眼光都是有问题的。
与吕布交手后,他发现自己的武艺有些华而不实,吕布简单粗暴的招式击破自己一切引以为傲的招数。
被刘备拒绝后,他发现自己的价值不过如此,相对于袁尚收纳吕布麾下的叛将而言,刘备被利益和外交关系锁死,对自己没有半点余地了,甚至要撇清同自己的关系。
继续阅读
赵云回想起自己过去效命的公孙瓒和心仪的刘备,其实对自己都只是表面上那么回事罢了。原史中,赵云也是在刘备麾下不得重用的。赵云追随刘备辅佐刘禅前后有四十年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被重用,他的封号也很长时间是杂牌将军。赵云的官职初为刘备“主骑”,就是替掌管刘备骑兵的小军官。后因在长坂坡一战表现出色,并救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和他的夫人,所以被升为“牙门将军”,这个官职是刘备自创的。后来又担任“留营司马”和“翊军将军”。翊军将军是“杂号将军”中的一个名号,其有“辅佐”之意,其低于四平、四安将军。建兴元年刘禅登基为帝,赵云被晋升为“镇东将军”,并赐爵“永昌亭侯”。
赵云的实质兵权也是根本无法和关羽张飞相比的,后二者是独立兵团的军事统帅,而赵云只是刘备和诸葛亮阵前的将领罢了。在关羽张飞死于东吴之手后,赵云的劝谏也让刘备再次疏远他,赵云劝谏刘备不要报仇,因为刘备的旗号一直是反曹,乃是公义。如果刘备为了私仇攻打东吴,违反了刘备一直以来的旗号人设,乃是私情。赵云劝刘备“举公义忘私仇”。这番言论让刘备对赵云很有看法,因此征讨东吴这么大的战役,赵云是排除在刘备大名单之外的。
赵云此时心灰意冷,望门兴叹,只得郁郁寡欢的回到自己在徐州城的住处。不想自己的门前有袁尚的亲兵正在等待。
“客卿大人,主公有请。”亲兵十分礼貌的说道。
“主公这么晚了找我有事?”赵云问道。
“是好事!请客卿随我前去就好!”亲兵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