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借刀杀人(2/5)
"陈兰、雷薄,你们难道还看不清现在的形势吗?伪帝袁术被曹军围攻,寿春城岌岌可危,哪里还有什么太子和大司徒?或许此时寿春城已经被攻破,袁术已经成为阶下囚!过去效忠袁术的人都将变得有罪!如今杀掉袁耀和杨弘正是你们投靠江东我兄长处的投名状,用来表明你们的忠心!这样一来,完全划清了你们与袁术集团的关系!"
孙权的话语充满了逻辑分析和战略考量。他指出了当前乱世之中的局势变化,以及投靠江东孙策对陈兰和雷薄来说所带来的机遇。他用事实和推理向二人解释了杀死袁耀和杨弘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意义。
陈兰和雷薄听着孙权的话语,心中逐渐明朗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投靠江东孙策所能带来的新机遇。孙权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出路和选择。
陈兰和雷薄的表情逐渐从茫然转为思索和坚定。所谓树倒猢狲散,袁耀和杨弘死不死与他二人并无关系!未来抱着江东孙氏的大腿才是最重要的。二人清楚只要不在此处与孙权为难,就算立下了功劳,随孙权投靠孙策后便会有机会提拔和升职,总之此时绝对不该同孙权翻脸!
二将对视一眼,之后非但没有同孙权拼命,而是双手向他施礼,表忠心。孙权见状便把两颗头颅抛到二将面前。陈兰拎起两颗头颅,眼神露出兴奋的光芒。这意味着孙权把杀掉袁耀和杨弘的功劳给他们俩!这样见到孙策时可就是有更大的功劳了。
孙权随即命令众人抓紧时间吃饭,之后立刻出发前往江夏,昨日听闻杨弘说孙策正在攻打江夏,黄祖以十倍兵力驻守竟然不敢出城迎战,只能坐守城池。
孙权与陈兰、雷薄二将一路上表现得虚与委蛇,表面上互相交谈甚欢,但内心却十分防备二将。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隐秘和谨慎,每个动作、每句话语都暗藏着深意。孙权始终保持着警惕,不敢掉以轻心。
在行进的过程中,孙权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陈兰和雷薄是否知晓袁耀身上有传国玉玺这一秘密?如果他们知道这个事实,那么此时玉玺必然在自己身上了。孙权暗自思量着,他并不打算将传国玉玺交给兄长孙策,而是想私藏这件珍宝。然而,如果陈兰和雷薄知道自己拥有玉玺,那么难保兄长孙策不会得知这个秘密。
孙权的内心矛盾重重,他深知传国玉玺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明白拥有这样的宝物可能会引来无尽的危险和争斗。他决定找机会杀掉陈兰和雷薄,以确保自己能够安全地保留传国玉玺,并避免将其交给孙策。
他必须保持警惕和冷静,同时要思考如何处理陈兰和雷薄这两位潜在的威胁。他开始策划阴谋,寻找最合适的时机来实施对二将的击杀计划。
当孙权带领队伍临近江夏城外孙策大营十里地时,他故意停下队伍,声称要吃饭和净面后再见兄长孙策,以显得不失礼。这一举动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深意。孙权精心安排了一场阴谋,他派遣一位心腹士卒,并交给他自己的信物,让他前往孙策大营传达重要信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