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央行购债:流动性管理的新工具还是货币政策的转向?(1/5)
近日,关于中国央行可能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讨论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财政部公开支持央行“下场”购买国债,而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表态考虑将此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这一动态不仅关系到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也可能对银行间流动性、政府债务管理乃至整个债市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确实为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提供了法理基础。指出,这有助于释放流动性,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并支持经济修复。基于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需求及国际经验,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是有必要且可行的。
然而,此举并非等同于量化宽松(QE)或财政赤字货币化。强调,中国现行法律禁止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而且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和财政赤字率都处于合理区间,不满足实施QE的条件。即便央行购买国债,也不一定意味着QE,而是可能作为常规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