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莫名其妙当了经理(2/5)
只是因为兴邦当时设备和人员不足,产能根本提升不上去,这才挑最好的订单来做的。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疯狂招聘和设备增加,兴邦的产能终于上去了,光是押出机就有了二十多条,多头拉丝机也有了十台以上,产能反而有了富余。
本来大家还有些埋怨杨总这次步子又迈太大了,一下子弄来这么多的设备,又让章雪峰招聘了三倍以上的一线员工,钱花的也太多了一点。
可是最近两天随着腾飞壹城分厂彻底停摆,所有腾飞的客户全都彻底死心了,甚至有的线束企业直接取消了所有腾飞集团的订单,转而把订单交给了进口线缆工厂和兴邦集团。
因为进口产品价格高昂,再加上交货周期长,服务质量差,所以大量的订单基本都堆给了兴邦。
现在兴邦的销售人员甚至成了整个壹城汽车行业的新贵。
别的销售人员都是没事请客户吃吃饭,嘴里全都是好听的。
结果到了兴邦这里,竟然变成了线束工厂的采购经理跑到兴邦来拜访,晚上还非要安排吃饭交流,就希望兴邦能够把他们的订单排前面一点,千万不要让他们工厂断供,否则他们各大线束厂的采购部都难辞其咎。
这一次,大家再次对杨总刮目相看了。
杨总花钱大手大脚这种话,再也没有人说得出口了,反而都夸赞起了杨总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了。
杨不凡看到线缆工厂近期订单量汇总,也是很吃惊。
他高屋建瓴个锤子啊!
他就是好大喜功,钱太多烧的,觉得拉丝机没有十台以上都丢人。
没有想到腾飞集团这么配合自己,本来还能有百分之三四十的订单在手,结果来了这么一出员工集体提桶跑路后,反倒成全了自己,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杨不凡喝了一口枸杞水压了压惊,又按照惯例看了看没有什么进展的医疗设备和线缆设备研发工作,发现这两个研究院确实没有什么进展。
不过研发工作是不能着急的,有的时候更是无法预测进度的,杨不凡非常理解,所以从来也没有催过研究院方面,只是把资源拉满,支持力度给到最大,然后静静等待即可。
现在三大研究院之外,又多了一个秘密部门,那就是汽车研究院下属的半导体事业部。
杨不凡对这个事业部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真正的科研成果,可绝对不是催出来的。
就在杨不凡想在几个邮件上回复个加油之类鼓舞士气的话时,一个很少联系自己的人竟然给自己打了电话。
“喂,傲天,有事情?”
打来电话的人竟然是陈傲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