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成仙之道(4/5)
先解释一下尸解仙。
东晋时期,有一位道家的高人叫做葛洪,此人写了一本书——《抱朴子·论仙》。
其中有一句话是“按《仙经》云:上士举形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意思是上士能飞升天上,称为天仙;中士游于名山,称为地仙;下士先假死而后蜕变,称为解仙。
天仙好理解,就是突然成仙了,比如嫦娥。
地仙也好理解,意思是遍游山川大河,也可以成仙,比如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统一华夏变成了长生不老,逆天改命,秦始皇五次东巡,其目的有很多,但肯定有一条是遍游山川成地仙。
2003年,北京大学接受了社会捐赠,其中有一批竹简被称为《赵正书》。(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
竹简以大部分篇幅记录了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斯的对话,确立继承人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是秦始皇哭着和左右人说天命真的不可以更改吗?秦始皇参透了天机,知道自己五十岁会死,就是不知道会具体时间。
还有一句是“其亟日夜输趋,至白泉之置,毋须后者。”
大概意思是“现在要日夜赶路尽快回到白泉之地,后面的辎重车辆就不要紧跟着了。”
白泉之地有很多解释,有人说是秦皇宫,有人说是一个叫做白泉的地方,也有人说白是通假字,说的是百泉之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