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南宋北宋(1/5)
正常的盗墓贼是先找墓,再挖宝,最后根据出土文物来确定墓主人是谁。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确定人,确定好了想盗谁的墓,然后再去寻找墓在哪。
如果只是单纯地想找墓,我们根本不用费力气,直接上文物局官网上寻找就行了,比如吉林省集安市洞沟古墓群、辽宁省绥中县明末将领朱梅墓、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封氏墓群、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奢香墓等等。
这些古墓的位置都是在官网上公布的,每隔几年,官网都会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第一批到第七批,每一批中都有一些古墓,其中也有一些未被挖掘的古墓。
虽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除了被改成了景区的地方有人运营,剩下的墓几乎就是立个石碑,弄个牌子就算完事了。
有些墓也确实没办法管理,比如洞沟古墓群的分布范围是东西十六公里,南北四公里,这么大的范围,就算我盗墓前主动报警,等警察赶到的时候,我早就打包好东西跑路了。
所以,找墓并不难,也根本用不上寻龙分金的复杂理论,反正也是偷东西,偷无人看守的文物保护单位更方便,有的文物保护单位被盗了也不会报警,因为怕追责。
文物保护单位,大多都是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我们几个也看不上那些墓,得找能出高价值古董的墓。
古墓是否值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墓主人得有钱,如果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墓,又或者是传说中的济公墓,用脚趾盖想,这二位爷的墓也不会有值钱的东西。
图啥?
图陶渊明的陋室还是图济公的蒲扇?
所以,还是得锁定有钱人,然后再寻找有钱人的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