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1/5)
蒙古境内的突厥墓为东西走向,依山而建,背靠着山坡,前面一片平坦,周围没有河流。
当年考古的时候,一共挖出来五百多件陪葬品,主要有陶塑件,人、车马、家畜,还有一些鎏金的马镫、金锁等等。
文物价值不高,我们主要想了解突厥墓的形式,不过,我胆小,不敢下去。
平时下墓是为了赚钱,下面啥东西都没有,单纯的学习,不值得冒风险。
赵母说墓里面是用草和泥涂抹一层,然后再抹上白灰做壁画,墓室也不大,为穹庐顶,平面圆角方形,宽度三米多,高度两米多,埋深大概十二米。
赵母用不成比例的甲字形来形容这个墓,头小身长,我觉得用狼牙套更合适。
这个墓很有代表性,但也很让我头疼,因为突厥贵族墓的特点是窄而长,主墓室小,就算我们找了墓地的位置,间隔三米下探铲都容易错过。
举个例子,在一个漆黑的通道中,里面游荡着一只蝌蚪,用一根针从通道顶端插进去,刺到蝌蚪的概率并不大。
妈的,漆黑的通道和蝌蚪,总让我想起一些歪的东西。
离开蒙古国,我们直奔毛子国。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所了解的毛子国都是被美化过的,比如二战中的波兰战役,课本中用德国闪击波兰一笔带过,其实是德国和老毛子一起干的,毛子出兵六七十万呢,而且这时候毛子早就是苏维埃了,咱也不知道他去拯救谁?
毛子国对咱们也不友好,过边境的时候,蒙古国的人很顺利,我们得给人家小费,这帮毛子明着要红票子。
咱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许某人遇到的老毛子确实让人反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