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大师(3/5)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坛这些作家谁都不服谁。
陈子桓:“事先声明我只代表我自己,不代表任何人,不做任何错误的引导。
“从我个人的看法上,我上述提到的几个作家的这种作品风格更像是当代的鲁迅。可能是鲁迅跟我们已经是几代人的关系,那时候的文学和现在的文学多少有些差别,我更愿意读王硕他们的作品。
“但,这不代表我不读金庸的作品。
“相反,更喜欢。”
“喔,这话怎么说?”窦文韬笑眯眯的摸了摸下巴问。
陈子桓:“我先强调下,鲁迅不是无敌的,同时代下就有很多在一个级别的文人。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甚至包括胡适都是在一个级别的。
“鲁迅是从人性看问题,对当时国人的劣根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认为国人的精神是贫瘠而丑陋的,比如麻木不仁、见死不救、不守规则、窝里斗、奴性深重、没有抗争精神也没有进取精神,所以他塑造了阿Q、华老栓、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
“鲁迅的观点是,由于国民的劣根性才导致了国家的落后。
“胡适认为,人是在治理下的环境产物。人性本来是没有善恶的,环境好就能养出好国民,环境恶养出来的国民才一身毛病。
“所以国民的问题不在于国民本身,而在于封建皇权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几千年来实行的‘愚民、弱民、疲民’的政策,故意把国民按压在了这种低素质的状态。只是为了满足稳固封建皇权的需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