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口信(2/5)
周世功顿时头痛起来。没想到这事儿把长房的大堂兄给惊动了,还拿官职来威胁他。
他本是科举出仕,却因为只考了个同进士出身,在官场上总是受人鄙薄。他受不了那份气,索性辞官回家,靠着周家在西北边军的关系,在军中谋了个闲职,不过是听着体面罢了,其实没啥公务可做。可他要是连这闲职也丢了,以后再想起复就难了。他好歹也是大将军嫡长子,怎能甘心闲赋在家?还是因为犯错才丢的官?!
玻璃作坊的事,他心里与继母是同样的想法,并不觉得自家从边军的好买卖中分一杯羹,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径。可有些事,自己在心里想想没问题,却不好说出口,一说就是自己没理了。
父亲贴补军费、养活老兵、伤兵,把家底都给掏空了,可外人根本不知晓。若不是继母拿出账本给他看,他还以为自己家里依然富足呢!没想到三房的祖业只剩下个空壳子,完全靠继母拿嫁妆支撑排场。他倒是有生母留下的嫁妆,但几十年下来已消耗得七七八八,剩下些显眼的田庄房产,不好变卖,还得留着慢慢生息。
继母提议建玻璃作坊,原也是好事。如今玻璃生意利润丰厚。长安作坊出产的玻璃器打响了名声,吸引了许多来自京城、江南与蜀中的富商前来进货,可作坊出产的玻璃器根本没那么多,连肃州、甘州出产的玻璃器加上,也依然供不应求。三房若建了玻璃作坊,只要能烧出玻璃器来,直接在长安就能卖给商人们,连送货都不必操心了,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若是镇国公府那边实在不许,等小作坊烧出的玻璃器卖得一笔钱,能补上三房的亏空,再有些盈余能另置产业,维持家中开销,最好再有些盈余贴补一下周晋浦,那这小作坊关了也无所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