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渠成半道(3/5)
而李安关于这一切只字未提,只用几句话和琴声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这个故事。
或许这就是体验式音乐教学的核心。
听着耳边的歌声,望着李安看着孩子们的微笑目光,王老师轻轻地点了点头。
今天是孩子们的一课,也是他的一课。
感谢李老师。
-
在场除李安的三个成年人中,要数祁校长最为意外。
因为他并不知道此前发生了什么。
从王老师的信息得知李安已经开始排练之后,他特意等待了十分钟才过来,他不想排练刚开始就被自己打断。
结果他闻着歌声而来,轻轻进门之后他看到了什么景象?
所有孩子和老师都闭着眼睛,包括正在弹钢琴的李安也在闭着眼。
他不清楚状况,但他听得懂音乐。
于是也闭上眼睛,在黑暗中感受着耳边的歌声。
他只觉得那一刻耳边歌声中的那种情绪就是他选择这首歌作为合唱曲目的初衷。
他当时确实感动得抹了抹眼角。
歌声结束,听到李安让大家睁开眼睛。
他也睁开了。
李安向他走来的感觉和坐在钢琴前的感觉不太一样,也没有和他客套,只有一个礼貌地点头微笑,接着便专注于接下来的排练工作。
这一点非但没有让老祁觉得不悦,相反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站在这影响了孩子们的排练。
接着他赶忙来到王老师身边坐下。
然后就看到李安拿出一摞纸,给孩子们布置任务。
作为一名曾经的语文老师,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稍微一联想,便明白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想法不错,老祁从一名老师的角度给予李安认同。
他们学校前段时间正在展开关于美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工作讨论。
老祁认为李安让孩子们写下一句话的方法很高明。
点在于这种私密互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讨论交流。
既让不善于举手发言的孩子也能参与到其中,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
而孩子们紧随其后的演唱更加说明了他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提到的体验。
老祁实在没有想到通过这种课堂模式的排练也能让孩子们得到如此提升。
乐记中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老祁从孩子们的歌声中想到乐记中的这段话,大意为所有音乐的源头,都来自内心的感动。
好,真好。
这位年轻的李安老师果然厉害,前两天来的宋老师和张老师只是围绕在如何让孩子们唱好,在技巧上帮孩子们完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