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山东,朕不要了(4/5)
要知道这不是六个州,也不是八个州,而是七十个州啊!
想当初自己图谋他一两个州的时候还费劲了尽了心思,最后要不是因为今年关中大旱与蝗灾,大唐已经和大夏进入两国决战的状态了。
到底是人性的复苏,还是道德扭正,竟然让他这般如此?
毒瘤归毒瘤,可到底还是一片不小的,举足轻重的疆域,他就这么放弃了?
难道仅仅是为了将这颗毒瘤塞到我大夏帝国来,借此将麻烦进行转移?
不至于吧?这小子舍得?有这个魄力?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大唐真的将山东给舍弃了,那么五姓七望对于大唐的影响与控制确实会呈直线下降。
继而直接影响到大夏在大唐的影响力,与将来的布局。
······
颉利许久都没有回答李世民,目光一直停留在对方身上,想要看出一些什么来。
另一边,李世民的目光同样落在颉利的身上,表情平平淡淡,内心却是思绪万千。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灭亡无不始于山东。
从商周开始,到后面秦朝陈胜吴广起义、六国余孽反秦;
西汉末年王莽篡朝、赤眉绿林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
······
乃至于前朝末年的山东章丘长白山起义、瓦岗起义、河北义军、江淮义军等,也无不起源于山东。
天下乱,山东之始;
山东乱,则中原乱;
中原乱,朝亡国灭!
若是可以,朕也不想舍弃这囊括七十州的山东三道。
数月之前,为了重新安抚山东,朕不惜答应五姓七望之前的条件,亲下罪己诏,承认玄武门之变和后来前太子妃被送往草原之事的过错,忍辱负重的向世家低头道歉。
可是,他们七个老东西竟然反悔了,说什么也不愿再接受和解。
山东太重要了,但同样也非常的危险。
时刻暗藏着杀机。
五姓七望对于整个大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本就很深,如今又在通过大夏商会不断丢收割着民心。
继续阅读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整个大唐都会被其逐渐侵蚀,朝廷也终有一天会对民间彻底失去掌控。
历朝历代的结局也会在他和大唐上重演。
五姓七望在山东的根基实在是太过深厚,已然不是可以通过武力可以镇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