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以嫡不以长(4/5)
司马炎之所以坚持立司马衷为太子,实际上就是受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影响,也正是此举合乎礼法,众大臣也不敢表示反对。
嫡长子继承制度可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是古人总结出来保持皇朝稳定的最好办法。
帝王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有着庞大势力集团的家族,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维持中央的强势。西周最明显的例子: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是申国君主的女儿和外孙,申侯大怒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称周平王,史称东周,周王朝从此衰弱。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不愿立长,导致内乱不断。很多时候谁先回都城谁就为君主,真是一片混乱。
在世界历史上,西方奥斯曼帝国争夺帝位的竞争最残酷的,皇子在十二三岁时下放到地方任职历练。老皇帝一死,各地的皇子们谁最先回到皇宫谁就是皇帝,然后派出使者和大军杀光还在路上的皇子们。那些皇子会束手待毙吗?答案是不会的,各地总督会掀起一场叛乱,表示支持哪位皇子。慢慢的到后面,都城禁卫军首领想立谁当皇帝,就先把驾崩消息告诉谁,最后奥斯曼皇帝都变成禁卫军的傀儡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