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3/5)
宋太宗赵光义上位疑点重重,也知道难以服众,于是抛出了金匮之盟,来证明他继位的合法性。
金匮之盟是说母亲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太祖赵匡胤也在场。杜太后问赵匡胤何以能得天下,赵匡胤说是祖宗和太后的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如果不是周世宗把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使得君主年少、人心不安,你如何能取得天下?你应当吸取教训,有朝一日先把帝位传给光义,光义传给光美,光美再传给你儿子德昭。这样,国家始终有年长成熟的君主,才是社稷之福。”赵匡胤哭着接受了母亲的遗命。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成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一经抛出,便疑点重重,很多人认为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和赵普杜撰出来掩人耳目的。
“造假论”疑点之一:出现的时间问题
“金匮之盟”第一次出现世人眼中的时间,是在宋太宗赵光义即位的第六年,是在太平兴国六年九月份。
从我们现在来看,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而且还传出了“烛影斧声”的传闻,如果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有“金匮之盟”这个强有力的东西,赵光义在继位的时候就应该会拿出来的,那么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等到继位六年之后才公布,所以不得不让人怀疑“金匮之盟”真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