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喜欢篡改历史的太宗们(2/5)
明太宗朱棣在篡改史书这方面,很明显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粉丝,第一个篡改的便是《明太祖实录》、《太宗实录》。
于是,在1402年10月,朱棣下令重修《太祖实录》,由解缙主笔。1403年,朱棣版《太祖实录》出版,核心内容就是抹黑建文,标榜朱棣造反的合法性。
但是1410年发生了解缙之狱,解缙被捕,朱棣因此怀疑解缙修的《太祖实录》也潜藏着反动思想,所以进行了再修,至1418年朱棣再版的《太祖实录》正式出版,这就是今天所见的《太祖实录》。
因为《太祖实录》经过三次编写,所以后代史学家对此都颇有微词,明代的张岱说“(《太祖实录)》)事皆篡改,罪在重修”,《明通鉴》的作者夏燮说朱棣篡史“借以文其篡逆之名也”。
编写故事在史学书写中是大忌,但朱棣及其后代还真就编写了一本故事书《奉天靖难记》。
此书编写于永乐朝,完全站在朱棣的角度上记录了靖难之役。该《记》和《太宗实录》的一至九卷(被称为《奉天靖难事迹》)内容极其相似,所以史学家推测《太宗实录》的一至九卷就是按照《奉天靖难记》写的。
二书记载着朱元璋晚年曾三次想要立朱棣为太子的情节,还说朱元璋是“骤死”,字里行间透露着朱允炆杀祖父篡位的意思。
二书严重丑化了旧太子朱标和建文帝,说朱元璋对朱标、朱允炆父子一直都不满意,“(朱标)多失道,太祖尝督过之,(朱标)退辄有怨言”,建文当皇帝后更是“失德”。而朱棣当燕王时不仅仁孝,还文武双全,深得太祖信任。
二书将朱允炆和方孝孺描写成了昏君馋臣的嘴脸。通过对比,不仅标榜了靖难是类似于周公代政之义举,而且燕王登基也是正统合法。所以明史专家王崇武评价二书“丑诋失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