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舌尖上的公堂(2/5)
杨怀仁打断了蔡京后边的话,慢条斯理的说道:“府尊大人且慢,学生有件事提醒大人,如今打人的案子事小,欺君的案子事大,还请大人先把罪犯欺君之人明正典刑,再来断大人的案子。”
蔡京唬地一下睁大了眼睛,疑惑的看着杨怀仁。
在这个年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人对皇权的不敬的言论或者态度都是极其严重的事情,私下里对皇权的不满都会招致杀身之祸。
特别是元祐年间,党争不断,文官派系之间最常用的攻讦手段便是说某某的言论对皇帝不敬,已达到打击不同政见的对手的目的。
苏轼苏大学士当初就是因为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而被贬流放。
此案中,苏轼只不过一句平常的诗句,就被心怀不轨之人拿出来牵强附会,硬说是对官家不满,就被定了罪,大牢里蹲了多天还差点白白送掉性命。
蔡京怎么会不明白这里边的轻重之分?魏财状告杨怀仁打伤魏岱严,只不过是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开封府里一个普通的通判就能解决的事情。
若不是看在一位与魏财交好的一位同僚的面上,他也不会亲自审理,从案子一开始,他便对杨怀仁不喜。
大宋读书人大多读圣人之书,性格谦逊恭俭,像杨怀仁这样读过书的年轻人,却做人轻狂不羁,又生得一张如簧的巧舌,在蔡京的眼里,杨怀仁就成了个不学无术之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