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灵将之说

第913章 明(5/5)

目录

次日夜里,消息传至京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对危机局面,十七日(9月3日)早朝时,大明朝堂之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展开了一场纷争。

首先是翰林院侍讲徐珵,根据天象的变化率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南迁”之议,颇得一些大臣支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皇陵、宗庙、社稷都在BJ,不可轻易迁移;而且要以北宋为教训,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

十八日(9月4日),在明英宗生母孙太后的主持下,召开了御前会议,命由郕王监国,“暂总百官”商讨对策。

紧接着二十二日(9月8日),孙太后又下旨,立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仍由郕王代理国政,以安定人心。

正统年间,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杀,众大臣纷纷吐气扬眉,甚至跪在午门外,要求监国朱祁钰惩处王振余党。

这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并将王振同党,王振外甥——王山也被当庭打死,史称午门血案。

朱祁钰害怕想回宫去,于谦拉住他的衣袖,说王振罪当诛九族,马顺等罪当死,应不予追究。

于是,朱祁钰下令马顺等罪有应得,众臣无罪。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书朱祁钰,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

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奏明皇太后,最终在九月初六日(9月22日)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登基之后,还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

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BJ,朱祁钰任用于谦等人,组织BJ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BJ保卫战的胜利。

明朝的皇帝虽能力不足,但却一直有着对其忠心耿耿的大臣,明朝灭亡之际甘心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赴死的官员不在少数,据说在北京城被破的前一天,无数肱骨大臣携一家老小全部自缢身亡,崇祯皇帝后宫同样全部自缢,这都是在崇祯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最后一天,崇祯皇帝坐在皇帝龙座上,还在叹息这些大臣竟然不来陪他,得旁人提醒,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已经自缢身亡。

而明代最后一代皇帝崇祯皇帝,在国破家亡之际并没有选择南迁逃走,而是留下来“天子守国门”,“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是崇祯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后一句话。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隐龙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雾色归京 被家暴致死,我靠弹幕杀疯了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碧蓝航线界限 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都市无极仙医 精神力为0,但手撕3S级虫族 唯神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