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妹妹成了皇家妇(1/5)
“历史发展到今日,其实已经证明,各朝各代由盛而衰,直至灭亡,被新的朝代所代替,绝不是政体出了问题,也不是治理制度出了问题,而是治国思想出了问题。创造一切条件发展生产,使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佐以礼教规范,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儒家学说重礼教而轻生产,其实是本末倒置,也是根本之乱源。”
“朕如此说并非彻底否定礼教,相反,礼教兴盛一千三百多年,自有其独到之处,朕还是十分尊崇的。但,诚如长庚所言,儒家确实缺乏兼容并蓄的气度,法家、墨家、道家思想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为什么不能吸取呢?而儒家妨碍进步的思想为什么就不能摒弃呢?只有采百家之长,才更有生命力嘛。”
“故,朕之治国以民为本,其实就是要扭转儒家只重礼教而轻生产的弊病,重生产,保民生,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儒家的教化作用,方能保我永历朝长久繁荣昌盛。”
说到这里,朱由榔看了一眼正在沉思的众人,接着道:“众卿以为如何?”
朱由榔刚才说的这番话,其实是后世很多贤人探索证明过的了。
清末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清朝割地赔款,国力日衰,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觉得可能是制度出了问题,应该仿效西方,“师夷之长技而制夷”,因而进行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开始思考,又觉得可能是国体出了问题,应该效仿英国的“君主立宪”或者法国的“共和”政体,于是又有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了,实行了共和制,但发现还是不行,还是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人们又开始思索,觉得应该是思想出了问题,于是又有了“五四运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