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家欢喜一家愁(3/5)
明朝向来文贵武贱,朱由榔即位之后,已经改了这种观念,但仍是有人用老思维看待这件事。
他们认为,李颙以武改文,而且还被委以教导皇子之重任,是恩赏太过。最为关键的一点,李颙伤虽经叶紫帆的调治,已经痊愈,但却是留下跛疾,行走时需要柱拐。
大明向来有一个规矩,有残疾者不可入仕。
在议这件事的时候,瞿式耜因掌吏部,所以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可以以武职赏爵,让李颙致休。
黄宗羲当即表示反对:“瞿大人,李大人虽是武职出仕,但他是文人出身,‘关中三李’之名谁未听闻?再说了,他入武职,也是迫于无奈,并非他本意,当初被而农荐来时,也是想入文职的。所以,不当以武职赏爵,令其致仕。”
“太冲所言极是,臣附议。李中孚此人文才卓著,品性端直,出使清营一事,更令他名满天下。如此人物,若令其致仕,太可惜了。”陈邦彦附和道。
“太冲,你忘了祖制了?若出仕为官,‘身言书判’缺一不可。李中孚的气节着实令人佩服,若是身体无残,授他个大不士也不为过。可惜,被火鏊烙坏了双足,若入朝为官,岂不是有碍观瞻?”吴炳出言反驳黄宗羲。
“吴大人,‘身言书判’那是科举时对士子的要求。李大人并非天残,而是因国而残,岂能以科举标准去衡量于他?”黄宗羲辩白道。
黄宗羲说完这番话,把朱由榔听得是连连点头,吴炳等人也无话可说了。
李颙如此高洁之士,朱由榔若因人家有残而不用,那真是会被后世笑话有眼无珠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