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当家方知柴米油盐贵(1/5)
人事还没忙完,辽王就得操心柴米油盐。
老朱很大方,除了吩咐内府给了辽王一大堆王府仪仗和吃穿用度之物,还让户部给了他一千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万锭宝钞作为之国费用。
朱植开始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老朱对他真是太好了,竟然把大明一半的财政收入都给了自己。
但结合历史记忆和现实情况,他很快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明朝初期很缺银子,每年通过采矿或贸易新增的银两不过八十万两,根本满足不了国内市场流通的需求。所以大明财富主要以粮食的形式体现。
尽管老朱很朴素,但是国家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挤出来的。有明一代,中央财政收入从来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每年财政收入一直徘徊在三千万石左右,折合成银子大约在一千万两上下。
所以老朱发工资主要靠发粮食,又叫?米。年成好的时候,四石米换一两银子,年成不好的时候,两石大米换一两银子。
每当遇到天灾、国战、犒赏,还有亲王之国,老朱连小米也发不出来了,又?不出银子来,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对:发宝钞。
老朱文盲出身,没学过货币金融理论,盲目照抄蒙元,发行宝钞,几十年如一日,仅洪武十八年一年就发行了一千八百万锭宝钞,如果再加上最近三年的,已经超过四千万锭了,相当向市场投放了两亿两白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