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辽王的统筹(1/5)
正月十八,吴杰还没回来。
朱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吴杰不回来,那么多人员、物资都没法运往辽东。
如果走运河北上,说是水运,由于当时的运河受黄河改道影响,中间时断时续,光是到北平也就是后世的北京,水陆之间就要捣腾三、四回,估计三个月也到不了辽东。
这样一来,那么多人,人吃马嚼的,又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重要的是,这不仅耽误工匠们开工的时间,更要耽误了清明前后辽东春耕的时间。
辽王最近一段时间抽空对大明经济作了近距离考察,觉得种粮食应该比掘墓来钱快,对春耕看得比招兵买马还重。
即使挖了海昏侯的墓,也就是两百三十斤黄金,相当于四万到五万两银子。
但是大明的硬通货是粮食。黑土地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当然是种粮食。
如果在辽东种上一千万亩地,每亩只收五十斤粮食作为赋税,每斤粮食按江南丰收时的价格两文钱算,也是一百万两银子。
如果把整个大辽东都开发出来,种上一亿亩粮食呢……
他的高等数学虽然不是很好,但这个算术题还是会算的。
辽王算了一下时间,吴杰最快也要到正月二十一回到京师,有点等不及了,只好召集骞义、董兴和刚回到王府的张信等人,认真研究运输方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