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革命不是游山玩水(2/5)
大雁到了这里,就连天鹅也到了这里,春天最终还是到了这里。
朱大能这个大老粗,虽然说不出“春景渐芳,暄和未尽”这样的美妙词句,也觉得是一个好字了得。
他迅速兵分三路:一路清理旧城,搭建简易军营,一路寻勘煤矿,顺利规划屯田,一路四处巡逻,劝返百姓。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不到三天时间,兄弟们就发现了浅浅土层下的煤址,开始挖了起来,运往广宁。
朱大能还发现,同最初的广宁城一样,懿州城周围,除了几座寺庙尚有僧侣外,几乎没有什么百姓。
他也学辽王,派人带着盐茶等稀罕之物四处查访,把群众工作做到寺庙和深山老林去。
等朱植到达懿州的时候,朱大能居然陆陆续续劝导了百十户百姓回城居住,还有一百多名僧人还俗,这一下子就有了两个村子的轮廓。
这些人开始自力更生,修复家园,城里渐渐有了炊烟,细河两岸也渐渐有了田亩。
当朱植听说有这么多僧人还俗时,突然想到辽东历史上有一件奇葩现象:和尚比平民多!
辽地自契丹以来,佛教兴盛,寺庙僧侣众多。
自元末战乱以来,许多像老朱这样的穷苦人家孩子只能寄身寺庙,混口饭吃,辽东寺庙里也是人满为患,以至于有“有名的和尚三万六,无名的和尚数不清”之说。
而且,懿州又是道家祖师爷张三丰的故乡,道教自邱处机西行,傍上成吉思汗这条超级无敌大粗腿之后,和元朝的关系一向不错。
因此在蒙元时期,辽东的道观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想到这里,朱植决定亲自以大明亲王之尊,走访周边寺庙道观,动员和尚和道士们下山还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