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辽王真是乌鸦嘴(2/5)
以辽阳为中心的辽南地区首当其冲,灾情最为严重。这里虽然进行农业开发较早,但是连年战乱,一直没有修过像样的大型水利工程。
开春后,黄湜又被辽王派去了长春,山东派来的几个地方官多是尸位素餐之辈,没有几个愿意扑下身子兴修水利、察看民情。
沈阳附近的铁岭、新民两地虽然地近辽河,但是刘显和铁燿都没有兴修水利的经验,也没有修像样的水利设施。这两地种植的杂粮几乎也是颗粒无收。好在这两地以军屯为主,都是吃皇粮的,人心相对稳定一些。
辽西情况也不容乐观。
虽然各地种植的菜籽和杂粮收获的较早,基本没受到旱情影响。但是由于干旱持续时间太长,锦州、义州、凌海、懿州等地小麦正值灌浆,受到严重影响。蹇义老先生负责的盘山,因为水利设施还不够完善,种植的五万亩水稻面临绝收。
广宁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辽王从去年到了广宁之后,每次规划屯种点,都要选在水源充沛之处,同时开挖了一系列引水渠,配置了大量水车。
广宁城周围水利设施最为完善,辽王去年领导大家不仅开挖了数十里的引水渠,还通过疏浚护城河、开挖运河,无意中为广宁储备了不少宝贵的备用水源。
因此,广宁附近种植的小麦受到的影响不是太大,水稻还在茁壮成长。如果半个月内能够迎来降雨,还是很有希望收获六、七成的。
懿州和黑山种植了比较耐旱的土豆和红薯,无意中成为辽西各地秋收最大的黑马。
这都多亏了徐德,年初的时候在广宁捣鼓大棚,为两地提供了充足的土豆和红薯种子。
到了关键时刻,一亩土豆或一亩红薯就能救活五家甚至是十家人的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