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郭镇招兵买马(2/5)
不仅永嘉和郭爱感到莫名其妙,就连发出邀请的郭镇和受到邀请的朱家也感到一头雾水。
六月份以来,朝廷陆续对辽东露出防范之心,辽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以辽东的实力,又不能急于求成。
朱大能唆使他和老朱翻脸时,就重提了研制冲锋枪之事。
朱植就告诉大能:
“后世霉国佬打到鸭绿江后,伟人派徐大帅亲自到老毛子那里谈判,要回了一代名枪AK的图纸,准备迅速仿制一批投入战场。”
“只可惜那时军工人才太少,工业基础太差,花了足足五年时间才消化这些图纸,等研究出五六式冲锋枪的时候,战争早打完了。”
“那时人才底子和工业基础无论如何太差,总比现在强一百倍吧!”
朱大能仍不死心,又提出:“那我们造大炮吧,听说那蓝玉远征漠北时就带了三十门大炮嘛!”
朱植只好对大能这个文盲继续科普:
“那些大炮,都是生铁铸就,动辄两、三千斤,甚至上万斤,极其笨重,费时费力费钱不说,杀伤力和恐慌指数还不比上现在的一窝蜂。”
“如果要造出新式大炮,还得运用冷轧技术对无缝钢管进行拉伸,增加钢管强度。”
“冷轧技术原理简单,后世制造不锈钢的作坊里都会普遍采用。可是现在没有强劲而稳定的电力,就无法使用机械对无缝钢管进行均匀拉升;要有稳定的电力,就得造水坝,建发电站;要造水坝和发电站,不仅要钢筋,更要水泥;要造水泥,又得造一批能耐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温的窑炉烧制;石墨坩埚容量太小,水泥需求量大,需要大量新型耐火材料制作窑炉……”
“这一环扣一环,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