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亲力亲为(4/5)
元代以来,大海航行主要靠指南针指明方向,如果船上有人会利用牵星术导航,那绝对是稀缺人才。
牵星术需要一定的天文基础,利用星辰位置、牵星板和手指头比划,判断距离,修正航向,绘制航海针经,也就是航海图。由于会这门手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掌握牵星术的人往往会聘为海船火长也就是负责导航的副船长。
但是,这样的导航很不准确,不同火长之间因为存在经验的长短,算术水平的高低,指头的粗细等差异,得出的结果往往也相差数百里甚至上千里。
所以,辽王千方百计寻找大数学家朱世杰和大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后人。
他先是让郭镇陆陆续续把松庭书院从扬州异地搬迁安置到了沈阳,成立了数学研究所;接着又和老朱作了交易,把回回司天监监正马亦黑兄弟这两个天文学家,从京城挖到沈阳,立即成立了天文研究所。
随着辽东陆陆续续建立了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医学等五个研究所,辽王重新明确了研究所的级别待遇,并做到一视同仁。
马亦黑在京城虽说是回回司天监的监正,也只是正五品级别。一到辽东,辽王就对他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他和蒯富一样,挂了个安东中护卫指挥同知的头衔,享受从三品的待遇。
他兄弟马哈麻也是正四品指挥佥事的待遇。即使郭氏后人,水平有些退化,辽王也给了个正五品千户的待遇。用辽王的话说,这叫千金买马骨。
而当时大明的各省布政使,也叫藩台,相当于后世的省长,也才是正三品。
什么叫尊重人才?辽王这就叫尊重人才,所有研究所的所长都是从三品,相当于副部级待遇了。
国内有不少天文爱好者,知道马哈麻受重用后,也纷纷来到辽东,共同观测星象,修正星象图。
更重要的是,天文研究所有一个好伙伴,由松庭书院改成的数学研究所,方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