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辽王的酒实在太好喝了(4/5)
可是辽王偏偏拿当年科考没能中状元一事刺激他。
想当年科考,因为他的名字解缙与泄劲同音,结果本是会试第一名的他,在殿试时被老朱调整到三甲十名开外,只混了个同进士出身。
继续阅读
一个同字,那意义就和前面的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差别大了去了。意思只是因为皇帝开恩,沾了进士的光。
因为大明科举,只要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不在殿试上胡言乱语,基本上都会被录取,淘汰率基本为零。
解缙气得咬牙切齿。
到了下半年,他终于又放了一个大招,整了“一个秀才一学堂,一个部落一学堂”计划。
他物色了二十多个秀才,稍加培训后,把他们派到长白山和兴安岭一带,把学堂办进了深山老林,专门教那些没有任何文化基础的部落百姓孩子们认识汉字和简单算术知识。
反正辽王给队的钱花不完。
为了方便那些没有汉语基础的孩子识字,让更多的部落百姓把孩子送进学堂读书,他又把辽王曾经整理的简化字从四百字发展到一千来字,基本上能满足日常教学之需。
到了最后,完全是他解缙给自己鼓劲,并和辽王较上了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