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与尚崇允交流(2/5)
“刘渊。”
“崇允心中可有人选?”
“刘渊司直完全可以胜任,不过冀州已初步安定,崇允推荐司空府司直王朗。”
“崇允有何深意?”
“回仙师君王,王朗开拓不足,守成勉强,能力虽有欠缺,但精通隋国律法,正适合以法治冀。冀州州兵、郡兵,骨干皆从直属军中选取,正好补王朗文强武弱之劣势。刘渊文武双全,放在冀州显浪费,或许将来放在楚地更加适合。”
尚崇允的潜台词,不希望刘渊待在北方,目的不言自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本王纵使相信刘渊,在南方安置他,显然更加合适。臣属能力弱一些没有关系,隋国本来就是一个大平台,本王和臣属们都需要不断成长进步,方能逐渐适应不断扩大的疆域。忠心和利民利国之心,才是选拔官员的首要条件,说到能力方面,冀州的框架已经搭好,不试试怎么知道王朗不合格。
“本王赞同,拟定诏书令王朗前来冀州上任。”
诏书很快拟定,本王签下大名,尚崇允附名其后,派专人送回长安交给贾绪,贾绪签名后盖上君王玺印,就成为正式的诏令。一州刺史职,没有本王的意见,贾绪和尚崇允不会擅自发布诏令,尽管表决权和轮换主持制度,赋予他们这样的权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