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黄河岸边东明县(3/5)
铁杆大约四米长,一端轴承另一端固定有滑轮,能将装有百斤煤炭的竹筐运上高台,倾倒入斗车后,转运至堆煤场。
一艘船五组铁杆滑轮卸煤,每组下面四人,上面四人,五组四十人。每次五百斤,六十次转运完一艘船,关键在于省力和速度快,每次耗时不到一分钟。
简略计算一下,40人每天转运120吨煤,即使每人80文费用,3200文,每十斤煤成本0.13文。装和卸总共有四次,十斤成本0.52文,煤炭控制价十斤20文以内,装卸环节的成本很低。
询问穆县令得知,司州开春时曾派一批人前往长安,各大科学院、司农府、漆县煤矿都有人去。
穆敬普去的是漆县煤矿,那里滑轮、轴承和斗车应用普遍,洗煤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回到司州,被王匡委任为东明县令,上任两个来月干劲十足。兴办砖瓦水泥、造纸等作坊,改建码头鼓励造船,印刷书籍开办学堂等。
“仙师君王,黄河30年溃堤一次,上一次至今已有30年,臣有些担心。”
“秋季可有溃提?”
“回仙师君王,桃、伏、秋、凌四汛,溃提多为伏秋大汛。”
本王听明白了,秋季尚有一个月,不排除黄河溃堤的风险。
一番交谈后得知,陈留至东昏县,是溃堤最可能发生的河段,那里河床更高。东昏至东明段,历史上发生过溃堤,河道已经有所改变。
陈留是司州州治所在,刺史王匡弘农郡人,对于黄河河道,他比本王更清楚,此行肯定会见上一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