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教化(1/5)
弱肉强食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人属于自然的一部份,具备强大创造力的同时,又具备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如此浅显的道理,华夏先贤们自然明白,以民为本,王道是对霸道的升华,体现出人类的智慧。
秦始皇盖世之功,二世而亡;西楚霸王饮恨乌江,敌不过草莽英雄刘邦;五胡乱华喧嚣三百余年,终被华夏文化融合;清朝实行愚民政策,闭关锁国,徒劳无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教化蛮夷除了文化输出,还要拥有强大的实力,畏威而不服德的民族一大把,慕强是人的本性。
儒法道相结合是大隋基本国策,儒是思想基础,法是手段,道是方法。
重法而轻儒,本末倒置,规则不会凭空产生,必定有其思想源头。源头是霸道,抑或是王道,其间差异巨大。
与王延文一番交流探讨,对待扶桑两百多万人口,能够确定下大方向。
基本的食物要有保障,减少彼此间的争斗,他们如今也属于大隋国民。
信奉儒家思想,是对地方官员的最基本要求;不触犯大隋律法,是对六郡郡民的最低要求;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推广儒家文化。
经济上以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推动近海渔业捕捞,建造小型冷库。太阳能发电设备和柴油发电机,少部份分配至筑紫郡,先打个样,让当地人看到未来的希望,有助于社会稳定,这是“道”的作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