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福亲王(2/5)
但是要说他信吧,他平日里对于他家太子的教导若是神鬼之事,可用而不可信。且面对大臣们时候的说法,也是鬼神之事,不过怪力乱神,不足以为论。
而且,面对文人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主打一个“汉学爱好者”的名字,主张“以汉制汉”,对于儒学的提倡更是摆在明面上的。
要是按照他的举动,只能说康熙这个皇帝,是几家都不想得罪,反正花不了多少钱,大多信一点。也因此,在佛道两家之中,康熙的为人相对来说还可以。
要说不一样的地方,也有,至少康熙和那两个道君皇帝可不一样,宋徽宗喜欢道家纯粹是为了长生不老,真要说各种道家经文,宋徽宗知道的也不多。
至于另一位嘉靖皇帝,那个修仙也差不多,虽然天天修仙,但是不见得真的修行出什么成果来了。唯有康熙这个口口声声神佛只能用不能信的,对于各种佛经典故信手拈来,甚至能和活佛,班禅,禅师等众多佛门高人辩经的。
因此,康熙也知道那些所谓的正神,菩萨之流再真正的成神,成佛之前是绝对不会害了他的,没错,特指小十一,成菩萨之前不仅不会对他这个阿玛动手,还会对他这个阿玛相当之好,目的自然是还了生养的恩情。
倒不是说什么“天下没有不孝的仙神”这种面子话,这话说出来本就没有什么可信度。众所周知,“仁、义、礼、智、信、孝、悌”这些都是儒家的论调,道家,佛门讲出这种话,完全是因为儒家影响大,他们的教义需要贴合当时的大众论调。
居然,成了仙神之后就要抛家弃子,就得放弃父母生养之恩,本来就“出家无家”,还俗之前“断子绝孙”的佛道两家更招不到人了。
相比之下,他更相信“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句话,依照他和诸位佛门大师们辩经时候的所得,那些仙神们想要报恩很明显的就是怕这些因果拖到他们成道之后,成道之前芝麻大小的恩情,拖到成道之后都叫做“祝人成道”之大因果,到最后……这修行还能继续下去?
尤其是他这种,在天下百姓吃喝普通的时代,他能供养小十一吃喝不愁,甚至于荣华富贵的活下来,这也是生养之恩呢,不把恩情报了,就等着之后麻烦着去吧。
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