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25章 入阁、新的征程(1/5)

目录

雍乐十六年冬,雍乐皇帝凌承嗣驾崩,遗旨皇四子豫亲王凌决袆继位,大赦下。张皇后懿旨下令东西六宫哭灵,朝廷各个部门,尤其是负责礼仪的部门,忙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内阁与新皇还得负责军国重策的批阅。

其中诏令巡按御史贾琮回京述职,正是凌决袆的一项旨意。

按照朝廷的惯例和规章制度,如果凌决袆特旨召贾琮入阁,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不合法的,有的只是不合长久以来的惯例。

但就是这种惯例,在官场上早已根深蒂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俗,所有官员都以为廷推才正常,皇帝特旨,是不正常的。

为何如此呢?因为辅臣是最接近丞相的,每个辅臣都有希望成为首辅,有的时候,首辅权力已经超过丞相,没有丞相之名,实有丞相之权。

不管首辅还是辅臣,最重要的就是威望、能服众,不要求所有人都诚服,至少得有人支持。

一个辅臣,倘若同时失去了这两项,那就离下台不远了。

哪怕这个辅臣是皇帝支持的,也不行,皇帝支持,大部分官员不支持,随便蹦出来一个科长处长都能喷阁老,没有威望,决策不能通行,政府不能运转,辅臣还有何作用?

所以,廷推制度是官员们与皇帝斗争的一种结果,某种程度上能避免皇帝的意气用事,所有不经过廷推的辅臣,都会受到舆论的攻击。

即使廷推的入选名单,最终还是由皇帝决定的,但不得不,官员们至少争取到了一部分“皇权”,那些入选的阁臣,他们背后的势力,岂能没有共同利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明风八万里 疑是春闺梦里人 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 大汉钢铁直男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金匮盟 偶像净化者 龙爷又被小萌萌坑了 海舆浮图 老祖宗在天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