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怀才不遇跟生不逢时(3/5)
李广的死因也是自杀显得更为悲壮,还有他因为治军方法的松懈使得他爱护士卒的名声也传的很广。
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刚刚好符合了大多数文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
最后就是那位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功劳。
司马迁是拿自己的感情在写《史记》,自然就掺杂了大量的个人好恶以及情感。
两个人碰上的都是刘彻这位帝王,司马迁看刘彻不爽,刘彻打压李广,那么李广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司马迁想要歌颂的对象。
司马迁估计是第一个竭尽自己全力为李广歌功颂德的文人,而后吹捧李广为李广叹息的文人名士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现实当中,张远看到的李广却不是众人吹捧的样子。
最起码李广恃才而骄,有时候该冒险的时候不冒险,不该冒险的时候带着大军乱冲。
李广射术天下闻名,可是他却经常选用近射的方法。
近距离的射击,使李广多次在战斗当中受困,反观卫青自从坐上了主帅的位置就很少带兵冲锋了。
所以说李广顶多是将才,而非帅才。
当然最关键的自然是李广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张远最难受的一点,作为一名老将无法适应对敌方针的转变那就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呗。
可是只要刘彻说要出征,李广就肯定会上书自己要去上战场。第八书库
文帝景帝时期,汉匈作战一直都是在防御战之中与匈奴对阵。
这种防御战,李广打了许多年,但是到了刘彻这里,从被动防御转变成为了主动进攻。
由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
汉军时常要深入匈奴腹地,长途奔袭,这一作战方式就需要领兵的将军敢于深入敌后,在运动之中寻找到机会歼灭敌人。
马邑之战中,张远给卫青出法子让他千里奔袭攻击匈奴龙城便是这么做的,而后横空出世的霍去病更是把这种作战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而此时已经年迈的李广却没有当初那种锐气,也不能适应这种打法。
李广只是历史潮流之下的一名极具名气的失败者。
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广这样接受不了改变,亦或是不适合新的打法的将军,卫青跟霍去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要到少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会让大汉无再战之力。
因为继续战斗下去,大汉将没有可以带兵在大漠驰骋千里的将军。
当然若是能够让刘彻改一改军功制度,给李广这些人一个侯爵,或许能够让这些武将焕发出第二春来。
可张远做不到,别说张远整个大汉除了刘彻以外没人能够做得到。
刘彻也不会更改军功制度,现在的军功封侯制度强调的是‘中首虏’。
包括了三项内容:一是捕获匈奴王、相、将军、阙氏可以封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